9月26日,国际关系学院第三期初级党校培训顺利开讲。此次培训安排理论讲座5讲、实地研学1次、分组讨论1次,共计14学时;参加培训学员80人,其中国关专业本科生28人,国政专业本科生29人,国组专业本科生23人。至10月23日,培训圆满结束。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林坡老师第一讲)
9月26日中午,党校培训第一讲《端正入党动机》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林坡从“‘我’为什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到“动机生成的三种机制”,再到“只有积极学习先进理论,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并把理论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才能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从而得出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对祖国和人民充满热爱,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图为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白云真第二讲)
9月27日下午第二讲,国际关系学院白云真教授以“推进文明交流交融,建设开放包容世界”为题,从“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任务”“文明交流互鉴的四项原则”“文明交流互鉴的四点主张”“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路径”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要心怀家国,放眼全球,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高远的价值追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图为北语雄安校区建设办公室王金超老师第三讲)
10月9日下午第三讲,王金超老师以“扎根大山,落实乡村振兴”为题,讲述了他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安兰村挂职第一书记期间的工作感悟。从“什么是乡村振兴”“如何落实乡村振兴”“在村里我们都做什么”三个方面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扎根大山,依靠党的领导,精准服务基层的工作历程,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努力解决山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为人民服务意识与能力的与时俱进。
(图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于伟第四讲)
10月9日下午第四讲,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于伟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北语何为?——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心得体会”为题,从“为什么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北语如何发挥优势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北语学子如何强化自身本领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三个方面,结合我校实际,要求同学们立足自身专业特点,树立问题意识,深入学习、精研深思,强化自身本领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图为离退休处刘士勤老师第五讲)
10月23日下午第五讲,离退休工作处退休老师、国际中文教育资深教师,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恩师刘士勤先生以“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我与托卡耶夫”为题作专题讲座,刘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趋缓逐渐破冰、中苏开始相互交换大学生和进修生的协议讲起,回顾了1983年至1984年托卡耶夫在北语的学习、生活历程,讲述了与托卡耶夫总统相识、相逢、相知、相交四个阶段的动人故事。
刘士勤老师1939年2月出生,河北固安县人,1964年起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执教,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躬耕国际中文教育60余载,桃李满天下。
国之交,贵在心相连,民相亲。“尽己之力,多做益事”,刘老师所教学生遍布五大洲,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等政要及汉学家。虽已退休多年,仍心系教育以及对外交流事业,积极撰文、讲学、制作电子画册,努力提升北语声誉、扩大北语影响。
刘老师鼓励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勇于肩负起国家繁荣与民族复兴的重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祖国建设,努力学习,拼搏创新,争做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图为学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实地研学”合影)
10月19日上午,此次培训的“实地研学”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行。同学们纷纷表示,实地研学是一次深刻且丰富的体验,深感震撼、深受教育;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守正创新优良传统有了更加具象化的理解。青春需要信仰,奋斗正在当下!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学员在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在10月19日下午进行。结合线下讲座、自学和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体验,同学们开动大脑,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彰显国关学子勤学善思、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饱满昂扬之气以及注重团队协作的精神。
通过党校培训,同学们加深了对党的理解,更加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树立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积蓄力量,放飞梦想,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为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陈思远)